6.1 无符号数和有符号数 一、无符号数 寄存器的位数,反映无符号数的表示范围: 8位:0~255;16位:0~65535 二、有符号数 1.机器数与真值 计算机没有硬件来表示小数点,小数点的位置只能通过约定的方式确定。 真值(带符号的数)…
标签:计算机组成原理
计算机组成原理笔记第五章(5.6)
第六节 DMA方式 一、DMA方式的特点 DMA是直接存储器访问的意思。 1.DMA和程序中断两种方式的数据通路 图6.1 DMA和程序中断两种方式的数据通路 由图6.1所示,由于主存和DMA接口之间有一条数据通路,因此主存和设备交换信息时…
计算机组成原理笔记第五章(5.5)
5.5 程序中断方式 一、中断的概念 学过,不再累述。 二、I/O中断的产生 不再累述。 三、程序中断方式的接口电路 1.配置中断请求触发器和中断屏蔽触发器 图5.1 配置中断请求和中断屏蔽触发器 要进行数据传输的时候,设备准备好了…
计算机组成原理笔记第五章(5.1~5.4)
5.2 外部设备(非重点) 一、概述 图2.1 I/O设备图 外部设备大致分为三类: (1)人机交互设备:键盘、鼠标、打印机、显示器; (2)计算机信息存储设备:磁盘、光盘、磁带; (3)机-机通信设备:调制解调器等。 二、输入设备 1.键…
计算机组成原理笔记第四章
由于计算机组成原理笔记第四章内容较多,接近16000字,且有四十多张配图,故不在博客展示,提前更新到本人的GitHub中。大家可以到本人的GitHub中查看,也可以直接按节点击下面的地址到GitHub中查看相应的内容。 第一节:概述 点此进…
计算机组成原理笔记第三章
3.1 总线的基本概念 一、为什么要用总线? 为了实现不同部分之间的连接。另外如果分别使用不同的线,那么成本非常高,难度也非常大,设备之间的接口要占用大量的空间,如果要新增一个模块,那么就要增加N束线,所以又不能用分散连接。所以使用总线(B…
计算机组成原理笔记第二章
第二章 计算机的发展和应用 2.1 计算机的发展史 1.现代计算机产生的驱动力 (1)需求 (2)电子技术的发展 (3)计算机体系结构技术的发展 2.硬件技术对计算机更新换代的影响 代 时间 硬件技术 速度(次/秒) 一 1946-1957…